网站主页网站地图[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热门关键词:
主页 > 文体娱乐 >

大學籌資,不只是緩解經費壓力

时间:2020-01-20 11:15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您早 点击:
大學籌資,不只是緩解經費壓力
大學籌資,不只是緩解經費壓力

【教育透視】

● 高校籌資蘊含著巨大的教育貢獻,能否獲得巨額捐款,反映的是一所高校的教育成就。

● 數據顯示,國內各知名高校籌資收入佔高校收入的比重也越來越高。

● 籌資成為高校獲得更大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有利於高校保持辦學特色,充分參與全球教育的競爭行列。

縱觀世界一流大學辦學發展歷程,無不與充足的辦學經費並行。教育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關於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對大學以籌資促發展做出了制度層面的激勵保障。建立健全多元籌資機制,是“雙一流”建設高校提升辦學競爭力、實現自身跨越式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以點帶面推進高等教育事業長足發展的迫切需要。筆者借鑒世界高等教育籌資辦學經驗,結合北京師范大學有關實踐,談三點思考。

1 為高校發展籌集三大獨特資源價值

經濟資源價值顯而易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充足的經費支持是大學持久發展的動力源。美國教育家克拉克·克爾甚至斷言,“哪些大學得到最大數量的金錢,將決定哪所大學擁有十年或二十年的發展優勢”。當前,我國經濟全面步入新常態,全球高等教育競爭更趨激烈,高校辦學成本持續上漲。尤其是“雙一流”建設高校須為在校師生提供更好的辦學硬件條件、更多海內外交流機會,更豐富的教研資助計劃等,師資招聘和人才培養成本日益增加。為此,政府不斷優化頂層設計給予財政支持,高校也需要積極主動應對改革發展對經費強烈需求帶來的矛盾,籌資就成為高校獲得更大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它不僅意味著能夠緩解辦學經費壓力,更能夠以多元化、全方位、持續性的資金資源支持,幫助高校規避經濟周期性危機帶來的辦學風險,有利於高校保持辦學特色,充分參與全球教育的競爭行列,穩步運行、持續發展。數據顯示,國內各知名高校籌資收入佔高校收入的比重也越來越高。以北師大為例,2019年初學校基金會資產規模突破10億元,基金會籌資收入佔學校總收入的比例由2016、2017年的3.6%、4.5%提升至2018年的8.1%。“雙一流”建設給予高校強勁的籌資動能,籌資也為“雙一流”建設提供越來越強有力的支撐。

社會資源價值舉足輕重。高校籌資蘊含著巨大的教育貢獻,能否獲得巨額捐款,反映的是一所高校的教育成就。普林斯頓大學之所以成為校友人均捐款最多的高校,與其聞名全球的教育水平直接相關。對於“雙一流”建設高校來說,其辦學水平越高,越有利於各行各業領軍人才的培養,就越會受到社會的關注和回報,企業家、學生家長就願意提供善款,加入到捐贈的行列,籌資事業就會越做越好,帶來的學校聲譽越來越大,辦學水平也會越來越高,由此形成正向互動、良性循環。此外,籌資往往不是孤立的經濟行為,而是與高校落實立德樹人任務密切相關。一些因籌資而設的以名師大家、優秀校友命名的獎助學、人才獎教項目,將樹人與立德有機結合,在潛移默化中營造出“重教重學”的教育氛圍。如知名企業家、慈善家美籍華人唐仲英先生自1998年起在北師大設立“德育”獎學金,截至目前已資助了606名北師大貧困學生,計2184人次、801.6萬元。獲得幫扶的同學自發成立了師英愛心社,身體力行、薪火相傳地延續著“服務社會、奉獻愛心”的慈善火種。

文化資源價值意義深遠。文化是高校辦學的“靈魂”。內涵式的高校籌資並非隻求籌資的額度,更基於捐贈人對大學、基金會使命和價值觀的認同,注重籌資的意義、資助的導向,以切合高校需求為本,以回歸教育本質為元。此外,籌資本身還蘊含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從籌資過程來看,今天的募捐努力多是為明天打基礎,以經驗創造經驗﹔從籌資結果來看,今天的募捐結果多用於未來的教師和學生,順應代際發展﹔從籌資效應來看,從政府為主的財政提供到多元渠道的財政收入的轉變,離不開籌資文化的健康培育。高校籌資工作對培養師生的捐贈意識,在校園內外乃至全社會營造“人人參與”的公益理念和籌資文化大有裨益。北師大每年在迎新季、畢業季、校慶日等舉辦校園捐贈活動,雖然捐贈數額微小,卻意義深遠。

2 高校籌資需遵循內涵發展的要求

當前,中國教育發展方式正從以規模擴張、空間拓展為特征的外延式發展,轉變為以提高質量、優化結構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與之相應,高校籌資也需要遵循內涵式發展的要求。這需要我們准確理解籌資的初心與內涵。

第一,籌資,不僅籌集有形資金,還要整合無形的社會資源。高校籌資是通過項目設計,獲得支持項目發展的資金、資源。高校基金會涉及的業務種類包括現金捐贈、實物捐贈、股權捐贈等,還包括培養一流人才,帶動一流社會資源,廣泛參與社會交往,積極尋求資源互通,將橋梁作用發揮到極致,打造資源鏈接的合作框架、與第三方的合作伙伴關系,進而形成長效合作機制,提升社會影響力。

第二,不僅關注籌資中的“籌”,更要關注籌資后的“資”,即投資和資助兩方面並重。高校基金會通過專業的基金投資、保值、增值,增強自身的“造血”能力,實現資金規范化、科學化運作,最大化資金蓄水池功能,扮演資金轉換的角色,真正實現資源從“聚財”向“散財”流動,發揮“資助資源庫”作用。

第三,不僅重視和展開籌資的行動和實踐,更要發展和宣傳籌資的理念、引領社會的價值。高校籌資需要發揚辦學精髓,實現文化的凝練、升華和傳播,其倡導的公益慈善價值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努力推動引領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

3 高校基金會還需持續創新發展

從世界高校發展軌跡來看,捐贈基金規模巨大的高校並不一定是世界一流大學,但世界一流大學必定擁有運作成熟的基金會。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高校基金會整體起步晚,規模小,投資運營經驗少,正在經歷著歷史性的發展演進。高校領導是籌資的第一責任人,理當解放思想,勇於擔當,創造嶄新的“雙一流”建設與籌資氛圍文化。

突破“籌資是為了彌補辦學經費不足”的傳統認識局限。為此,要擺脫“等、靠、要”的思維慣性,倡導“為了更好的教育”內涵式理念,用發展的眼光理解“籌資”,開拓籌資渠道,發動理事會、院系、師生、校友等各方力量,形成籌資主體的多元化﹔力行“籌資”,鼓勵企業通過共建基地、聯合研究、聯合培養等產學研合作的方式,籌措出更多的自由資金推動自身發展。

重視高校基金會的特殊價值和機構特性,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激發其活力。為發揮其核心功能,可給予高校基金會寬鬆的發展空間,適當的激勵機制,推動其扎根高校發展需要,從而成為整合校內資源、對接社會資源的平台,全面參與學校事業發展。

(责任编辑:北京您早)
------分隔线----------------------------
相关文章推荐
文体娱乐
热门观点 更多>>
【够科普】戴呼吸阀口罩会对周围人群造成风险
三个关键词读懂习近平战“疫”日志
上海“绍东家”“70后饭吧”为外卖小哥提供免
疫情之下如何增强免疫力?“蒜”你厉害!
泉金航线春运以来运送旅客5905人次 2月10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