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网站地图[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热门关键词:
主页 > 政企监督 >

把好故事講到群眾心坎上

时间:2021-01-17 12:00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您早 点击:
文藝,發軔於火熱的生活、腳下的土地。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區廣大文藝工作者聚焦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時代主題,充分利用第一手鮮活素材,用藝術的語言

   文藝,發軔於火熱的生活、腳下的土地。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區廣大文藝工作者聚焦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時代主題,充分利用第一手鮮活素材,用藝術的語言,把寧夏的好故事講到群眾的心坎上,用文字、畫筆、鏡頭、音符等元素記錄所見、所聞、所感,創作了一批主題明確、時代特征鮮明的優秀文藝作品,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高沙窩脫貧記》:金融扶貧的“鹽池樣本”

   “劇本裡寫到‘我不但關心到了呂鳳仙,你妹妹的病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大病統籌我也辦得差不多了,她的病肯定也能治好’,這一句在邏輯上有出入,等於是把健康扶貧政策模糊化了,我們必須要把黨的這項好政策在戲裡完整地體現出來。”鹽池縣王樂井鄉曾記畔村第一書記禹洪亮說。

   在寧夏演藝集團話劇院創作的話劇《高沙窩脫貧記》劇本座談會上,禹洪亮率先向編劇王志洪“發難”。“建檔立卡貧困患者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不低於90%,年度累計住院醫療費用不超過5000元,門診30種慢性病報銷比例不低於85%,正是這項健康扶貧政策的大力實施,讓貧困群眾真正得到了實惠,為我們村的脫貧攻堅工作扎實有效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如果這部戲裡不能反映這方面內容,老百姓即使看了也不會豎大拇指。”禹洪亮說。

   《高沙窩脫貧記》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鹽池縣王樂井鄉曾記畔村黨支部書記朱玉國為原型,講述了他以“金融扶貧”模式為引領,帶領全村老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感人故事。創作期間,年近八旬的編劇王志洪多次到曾記畔村、麻黃山村、黎明村、古峰村深入生活,與當地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並邀請朱玉國、禹洪亮和當地農民為劇本當“評委”,征求他們對劇本的意見建議。

   《高沙窩脫貧記》從2018年開始創排至今,主創人員先后7次深入當地,和人物原型共同生活、共同探討人物特征,通過讀劇本、演片段等方式反復修改,和村民們一起還原曾記畔村奔赴小康的奮斗歷程,並召開了8次研討會,修改了11稿才正式投入排練。

   在劇本交流座談會上,前來當“評委”的農民一次比一次多。在王志洪看來,這不僅是《高沙窩脫貧記》的劇本交流座談會,也是一次學習會、連心會,更是一次“吐槽會”,目的就是為了讓作品更接地氣,更好地提高劇本的政治高度和藝術質量,旨在努力創作出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優秀作品。

   “我們的初心究竟是什麼,我們要為誰創作、為誰立言,這是一個根本問題。我們隻有不忘初心、堅守匠心,堅定信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才能創作出具有火熱生活氣息、走進人民心坎裡的好作品,才能成為一名有信仰、有擔當、有情懷的文藝工作者。”寧夏演藝集團話劇院院長蔣全洲說。

   《聽到花兒就想家》: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2020年,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發布,20首歌曲入選,其中包括音樂人劉新圈、路勇創作的基於寧夏情懷和花兒元素的歌曲《聽到花兒就想家》。

   “花兒唱給懂它的人,聽到花兒就想家,花兒是西北漢子壺中的酒,花兒是尕妹子眼中打轉轉的淚花花……”歌曲一經推廣,那唯美動聽、打動人心的旋律便吸引了區內外不少網友關注。有網友留言:這是聽完一遍還想再聽的好歌曲。

   “歌詞中既有寧夏人最喜歡喝的蓋碗茶、寧夏人的父親山——賀蘭山,還有西北漢子的豪情、尕妹子的深情,以及兒時的記憶,這些都是寧夏人從小到大、不論走到哪裡都惦記的根。”詞作者劉新圈說。

   說起《聽到花兒就想家》的創作心路,劉新圈坦言,是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組織策劃的“唱響寧夏山河川”主題創作活動,讓他對寧夏元素歌曲創作有了更為精准的拿捏。

   “六盤山區蘊藏著西部花兒的‘富礦’,勤勞聰慧的人們在這塊土地上演繹著悲歡離合、愛恨情仇。他們用花兒譜就了一曲曲寧夏勞動人民的心靈之歌。在創作採風活動中,我更深刻理解了什麼是花兒,以及花兒對於寧夏人究竟意味著什麼,從而確定了《聽到花兒就想家》創作的主題。寫這個歌詞可能用不了多久,但確定這個主題就用了近一年時間。”劉新圈說。

   在創作過程中,《聽到花兒就想家》以花兒為主題,但又跳出花兒這個主題。劉新圈說,花兒是西北尤其是寧夏鮮明的地域文化標簽,聽過花兒的人都會被那種質朴和真誠打動,生活在那裡的人們是聽著花兒長大的,所以花兒就和家有了緊密的聯系。這首歌以花兒為主線,又提升到“家”的情懷,所表達的鄉愁是每個中國人難以割舍的情愫,所以很多外地人也同樣喜歡。這首歌的人文情懷是引起聽眾共鳴的關鍵所在,它能溫潤心靈並能喚起人們內心的美好情愫。

   在《聽到花兒就想家》的創作過程中,曲作者路勇曾來到固原市須彌山下採風,“一聲聲花兒是那樣的蕩氣回腸,也是那樣的委婉動聽”。

   “物質和精神生活匱乏的年代,遠離家鄉、親人,也就是張口就來的花兒能讓他們覺得家鄉、親人就在身邊。六盤山區花兒最真切、最豐富、最感人、最原始地表現了當地百姓的豐富感情,成為排遣的窗口、愛情的橋梁,它比任何藝術形式都更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路勇說。

   在路勇看來,《聽到花兒就想家》是他為寧夏創作的歌曲中最有靈感的一首。寫出好的曲子固然需要精湛的技藝,但更重要的還是用心去感受,“隻有在感情的刻畫上細致入微,才能讓歌曲的藝術表達入木三分。鄉愁這種難以琢磨、時不時勾起你內心沖動的情愫,是這首歌的永恆話題”。

   《情系賀蘭》:全景式反映寧夏精准扶貧的生動實踐

   “這部戲故事起伏跌宕,情節感人,既讓觀眾了解到脫貧政策,又使人內心受到震撼,演繹了一幕接地氣、入民心的情感大戲。”近日,由中國煤礦文工團和銀川市文化旅游廣電局聯合創排的大型原創話劇《情系賀蘭》在北京首演后,在觀眾中引起共鳴。

   為了將閩寧鎮20多年脫貧攻堅的寶貴經驗搬上舞台,全景式反映寧夏精准扶貧的生動實踐,銀川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充分利用“首都帶首府”文化戰略合作平台,與中國煤礦文工團結成定點文化文藝幫扶對象並簽署戰略協議,聚焦現實、謳歌時代,聯合創作話劇《情系賀蘭》,以高藝術水准的脫貧攻堅劇,反映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成果。“通過這部劇目,我們力求記錄和描繪寧夏群眾追求幸福生活的宏偉詩篇,充分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寧夏脫貧攻堅成就。”銀川藝術劇院黨支部書記馬可說。

   劇本創作完成后,中國煤礦文工團將此劇目以創作計劃上報文化和旅游部,被中宣部、中國文聯、中國劇協列入“2020年脫貧攻堅主題戲劇作品晉京展演”優秀劇目。銀川藝術劇院導演李大磊告訴記者,在《情系賀蘭》的創作過程中,堅持“不喊口號、不唱高調”的創作理念,在排練中明確要求演員去掉表演痕跡,摒棄舞台技巧,回歸朴實本真。

(责任编辑:北京您早)
------分隔线----------------------------
相关文章推荐
文体娱乐
热门观点 更多>>
详述入职体检找人代替体检是好事吗?
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 插上科技创新“翅膀”
各大新闻门户完整投稿渠道汇总想在网上发布新
2021全新软文自助交易平台系统,新闻发布源码
2021全新软文自助交易平台系统,新闻发布源码